Monday, August 13, 2007

中国哲学的精神与特质----读<中国哲学简史>有感

中国哲学的精神与特质 --- 读《中国哲学简史》有感

玄武书院 赵志伟

吾友陈勇上个月在田纳西创立玄武书院时,我正在国内探亲,错过了书院的第一次聚会,深感遗憾。但我当时如果没有回国,现在也许就不会站在这里了。因为我今天要讲的是我读两本书的一点心得。而这两本书正是我这次回国时买的。一本是牟宗三先生的《中国哲学十九讲》。另一本是冯友兰先生的《中国哲学小史》。冯先生的《小史》我匆忙地读了一遍就借给一位朋友了。但由于意犹未尽,我又到神学院图书馆把冯先生写的英文版的《中国哲学简史》借了来读。我今天要讲的实际上是读了冯先生的《简史》的第一章“中国哲学的精神”和牟先生的《十九讲》的前几讲的一些感想。

我们身在美国,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都有一些切身的体会。陈勇在之前的演讲中有特别提到宗教信仰上的差异。冯先生在他的《简史》的第一章的第一句话就提出:“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,相当于宗教在其它文化中的地位。在中国,哲学是每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必须了解的。”在这里,冯先生把哲学定义为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。所谓反思,是指人以人生为思考对象。通过反思,就有了关于人生,宇宙, 知识的理论。

讲到哲学,就不能不讲知识论。西方哲学在这方面是比中国哲学发达的。西方哲学关于语言和逻辑推理的理论,对我们今天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有很大帮助,特别是我们这一代只受过科学教育的中国人。西方近代有一派分析哲学,专门在语言里打转转,遣词造句,非常严谨,也挺有意思。我们读中国古人的书,很需要借用一些分析哲学的方法。古代哲人写文章,就像写诗,行云流水般,东一句,西一句,而且惜字如金,喜欢用格言,寓言,关键的词句,全都似乎模棱两可。冯先生引用了庄子的“得意而忘言”,和老子的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,来解释中国哲学表达乃至中国艺术风格的哲学根源。这种语言表达风格,虽然不够严谨精确,但也有很突出的优点。那就是它是启发的,是联想的。

牟先生的书中有引用唐君毅先生曾经提出的一个观点。那就是把语言的使用方法,按照所要表达的思想,分成三类:科学语言,情感语言,和启发语言。我们表达科学知识时使用的严谨的,精确的语言就属于科学语言。文学语言属于情感语言。哲学思想的表达,则有时需要启发语言。比如说,哲学中的伦理道德思想,是对人的本能的理性化。人反思自我的本能,是不能用科学的方法的。人对是非善恶,对价值的判断,是主观的,不是科学的。情感则是非理性的。伦理道德离不开情感,但必须超越情感。我们日常用的语言,一般是用来描述事件,或者表达感情的。所以用来表达哲学思想时,有时就会觉得不够用,就要依赖于启发和联想。例如,老子有句话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”一,二,三,这三个字本来是最简单不过的,但老子用在这里是什么意思,则历来注家各持其义,而且我想永远也不会有定议。

伦理道德,人生意义是属于人生论的范畴。哲学的人生论与宇宙观是紧密相联的。哲学的宇宙概念,与物理学的宇宙概念是不同的。哲学的宇宙是包容一切的,是精神的,是主观的。哲学家是不懂物理学的,不懂大爆炸理论的。我觉得哲学的宇宙,应该是哲学家反思人生,领悟到了人生的终极意义,所得到对于所有一切(包括精神和物质世界)的理解。好比儒家的“天”,道家的“无”,基督教的“上帝”。您可能会问,宇宙不是上帝创造的吗?不错,上帝创造了物质的宇宙。但上帝是无所不在的,是不为物质的宇宙所局限的,所以上帝是基督教的宇宙论的核心概念。您又会问,上帝不是人格化的神吗?神有很多种,正所谓此神不同于彼神。上帝和中国的神与仙,希腊罗马的众神,是有本质的区别的。儒家的“天”,其实也是人格化的。儒家认为人性与天是相通的。人的道德修养,到了“知天”的境界,就是“天人合一”,就是圣人了。所以这个“人格化”的说法,应该倒过来的。就是说人是最了不起的,是可以通天的。在这方面,基督教还是比较谦虚的,人不能与上帝平起平坐的。

上帝的哲学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是万能的创造者,更重要的是它与人的关系。人可以通过向上帝忏悔而求得心安,可以通过祈祷而得到精神助力,可以通过向上帝献身而达到心灵升华。耶稣其人其事,如果是真的话,那他就是一位可以与孔夫子相提并论的圣人。宗教,特别是宗教理论,在本质上是哲学的。冯先生认为世界上的几大宗教,都是以哲学为其核心,再加上迷信,教条,仪式,和组织机构等上层建筑而构成的。冯先生并且认为,在未来的世界里,哲学将取代宗教。我想我们可能不需要说得那么绝对。宗教的非哲学核心的部分,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可能是一种不必要的包袱。但宗教在不同文化中的形成发展,是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的原因的,不是可以轻易取代的。无论我们是信仰宗教,还是以哲学来修养人生,关键是要能时时反省自我,反思人生。

No comments: